来源: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日期:2021-02-03
在实际生产中,碳酸钙的表面处理主要分为干法改性和湿法改性。对于重钙、部分低档次轻钙等普通产品,可采用干法处理,对于纳米碳酸钙、专用碳酸钙等中高档次的产品则需采用湿法处理。
1、碳酸钙干法改性常用改性剂
干法改性是将表面处理剂与碳酸钙粉末直接混合,通过高速旋转、喷淋等方式,使改性剂一端的基团与碳酸钙表面形成强化学键,另一端与高分子材料发生反应或物理缠绕,从而实现对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干法改性的工艺原理简单,设备要求也不高,但此法缺点也很明显,无法达到非常均匀的包覆效果,总有部分碳酸钙无法被包覆,这将导致产品在应用时使制品出现缺陷。故干法改性一般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太高的产品。
干法改性工艺使用的表面处理剂主要有:
钛酸酯类:主要分为单烷氧型,螯合型和配位型三大类。单烷氧型因含有功能性基团,比较适合干法改性;螯合型因含有乙二醇基,比较适合湿法改性工艺;而配位型一般难溶于水,不与酯发生反应,适合干法改性。
铝酸酯类:常温下为白色蜡状固体,热分解温度高、约300℃,具有反应活性强,无毒、味弱、价格较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因为易水解,钛酸酯只适合于干法改性工艺。由于铝酸酯对PVC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润滑性,其已广泛应用于碳酸钙表面处理及塑料产品的加工中。
硼酸酯类:常温下为白色粉状或块状固体,由于具有优异的抗水解性和热稳定性,硼酸酯不仅可以应用于干法改性,湿法改性也同样适合。
磷酸酯类:表面处理时,可以与碳酸钙表面钙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磷酸钙包覆在碳酸钙表面,从而达到表面改性功能。用磷酸酯处理过的碳酸钙在应用时可提高材料的加工、机械性能,同时也可改善制品的阻燃性和耐腐蚀性。
2、碳酸钙湿法改性常用改性剂
湿法改性是将表面处理剂溶于水,加入到碳酸钙水溶液中,通过控制加入速度,溶液温度,包覆时间来进行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相较于干法改性,湿法改性的包覆效果明显更好,包覆的更加均匀,得到的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目前绝大多数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均采用的是湿法改性技术。
湿法改性工艺使用的表面处理剂主要有:
硬脂酸(盐)类:是碳酸钙湿法改性最常使用的表面处理剂之一,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一端为长链烷基,为亲油性基团,与高分子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性,另一端为羧基,是亲水性基团,RCOO-可与碳酸钙溶液中的Ca2+,CaHCO3+,CaOH+等反应生成脂肪酸钙包覆在碳酸钙表面,使碳酸钙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
磷酸酯类:其改性机理主要是通过与Ca2+反应生成磷酸酯钙和磷酸酯氢钙包覆在碳酸钙表面。根据在酸、碱性环境中改性机理的差异表明,在碱性环境中更有利于磷酸酯改性过程的进行。
季胺盐类: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原理是带正电的一端与碳酸钙表面通过静电吸附在一起,而另一端则与高分子材料发生交联,从而实现改性过程。有研究人员通过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对碳酸钙进行改性,产品在橡胶填充剂中获得了较好效果。
资料来源:《范体国.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和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