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赤泥用于混凝土的综合开发利用。日本和美国用赤泥制造人工轻骨料混凝土,比天然卵石混凝土强度还高;前东德用赤泥生产混凝土轻型构件;西德掺赤泥于沥青混凝土中,改善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前苏联把赤泥用作道路基层材料。结果表明,赤泥代替水泥用量少于l/3时,水泥赤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抗折强度与普通水泥混凝土强度相当。
赤泥作塑料填料的试验研究已进行多年,近年来随着塑料加工及表面处理剂的不断改进,赤泥在塑料行业的应用再次成为热点。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以赤泥回收,回收以后的赤泥可以送进赤泥处理厂在进行加工。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屡见报导,对赤泥性质及应用性能认识的深化,为赤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赤泥聚氯乙烯材料(简写赤泥PV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该材料的特点是利用氧化铝厂的赤泥废渣填充PVC树脂而成。
采取如下措旌对Ti02进行了回收试验。其一定量的赤泥于两倍的自来水混合搅拌,借助絮凝剂进行沉降。之后将洗涤过的赤泥与HCl缓慢反应,直至泥浆中和,在90--95℃时调整pn值为4。再用絮凝剂沉降,干燥沉降的赤泥,继续在加热的条件下用浓HCl处理,经反应泥浆变为灰色,洗涤使泥浆与溶液分离,此时泥浆内为以si02和n02为主,熟的浓硫酸使得二氧化钛转化为它的硫酸盐,之后将所得含有硫酸钛的硫酸溶液进行水解,得到白色的n02・2H20沉淀。使用此法可以容易的回收Ti02,并且回收过程中所用的酸可以全部再循环,其后得到的废渣亦可用于海绵铁的生产。
从赤泥中回收铁的研究
在金属铁的回收方面前苏联、日本、美国、德国等均做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国外研究的时间都相对较早,多为60~80年代,但现在仍然在大量的实际应用。下面只简述一下我国在赤泥中铁回收的研究情况。平果铝业公司和广西冶金研究院联合作了以平果铝土矿拜耳法赤泥为原料,以煤为还原剂,进行直接还原炼铁的试验研究。铁以海绵铁的形态产出,铁的回收率为87%,海绵铁含Fe为84%,金属化率为91.5%,可代替废钢作为炼钢的原料。中南工业大学提出一条合理利用高铁赤泥的新途径。即由高铁赤泥直接生产制备海绵铁。此外,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的管建红1311,采用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对于赤泥中铁进行了回收试验。
埃尔派秉承“履行社会责任,做优秀企业公民”的理念,每销售一台设备都将捐出1000元公益基金,用于救助山区贫困失学儿童和困难职工家庭。埃尔派自始至终坚持这一承诺并付之以实际行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以及民众的大力支持,积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是企业的重要职责,是企业回报社会各界、回报客户长期以来给予支持和信任的重要体现。